什么叫做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精选23句】

时间:2024-05-17 06:27:04 伤心句子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通过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来简化句子结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具有独立性主要取决于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如果句子的结构紧凑,意义完整,就可以保持独立性;如果句子的结构松散,意义不完整,则可以考虑取消独立性,将其与其他句子合并或简化。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习惯来判断是否适合取消句子独立性。

3、-他是一名教师,今年30岁。

4、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表达的信息比较模糊,容易引起歧义或理解上的困难。

5、-他是一名教师。他今年30岁。

6、(一)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7、七年级上册的取独的例句《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是取独的标志。莲出淤泥而不染做宾语,取消句子独立性。

8、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口语和非正式文本中,或是在表达简单事实的时候。

9、在文言文中,为了表意更简洁,书写更简便,表达更流畅,常常把主谓结构的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加上一个“之”,从而取消了这个短语独立成句的自由,作结构复杂的句子的一个成分或一个分句。

10、共用谓语:当两个或多个句子的谓语相同时,可以取消独立性,将后面的谓语省略。例如:

1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在一个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缺少状语,定语等从句的修饰,使得句子的独立性受到影响,难以明确表达完整思想。

12、-他是一个学生。她是一个医生。

13、-他是一个学生,她是一个医生。

14、这是文言文中“之”这个词的一种特殊用法。

15、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成了“我之爱香山”,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香山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这里的“之”的功能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让本可以独立成句的句子不能成为句子,而只能成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特征是在主谓结构的句子中间插入一个“之”,让这个本可以成为主谓句的变成一个短语,充当句子中的各种成分。希望可以帮到你

16、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我爱香山。

17、并列结构:当两个或更多的主语、谓语部分并列时,可以取消独立性,将其合并为一个句子。例如:

18、-他是一名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

19、-他是一名教师。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20、共用主语:当两个或多个句子的主语相同时,可以取消独立性,将后面的主语省略。例如:

21、“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

22、但在正式文体中尽量避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表达思想,有助于提高文章、讲话的质量。

23、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二)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沛公安在?(《鸿门宴》)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三)定语后置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四)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