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集合76句

时间:2024-07-15 06:14:09 伤感句子

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

1、就是指对于物质生活不是特别在乎,而是让自己感觉能够快乐开心愉悦的生活就可以了。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心灵非常的宽广,他们并不把物质生活追求看作守卫,而是淡泊名利,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静,让自己的生活慢节奏。

2、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看到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先说恭喜你成功,但是在真正有本事的人眼里,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不会因为成功而喜悦,而是因为自己又靠近了目标一步而喜悦。

3、在中国文人墨客都爱茶,茶里有智慧、有文泉、有思涌。读过《长恨歌》、《琵琶行》的人都会吟上几句,答谢好友李宣写的一首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表现茶人是位善于鉴茶识水的“别茶人”。

4、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5、◆钱钟书

6、张衡的祖父张堪从小就被称为“圣童”,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但张堪一生为官清廉,家里并没有什么钱,只有书。所以张衡小时候日子也过得很苦,只能天天看书。所以这就给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7、淡泊名利的人,看到的是成果不是成绩,在意的是还未取得的成果,而非已经取得的成绩,因此,他们往往不合群,甚至看起来有些孤僻,一个人低头默默努力,只是为了超越曾经的自己。

8、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官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9、范仲淹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子女们也深受影响。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曾派次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姑苏。

10、三、他也从不做寿。钱钟书八旬初度,家中的电话一度闹翻了天:学界同仁、亲朋好友、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他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准备为他开一个纪念会或学术讨论会,但钱钟书一律婉拒。对这类活动,他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11、◆对书,钱钟书却看得很重

12、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13、能拒绝别人夸奖的人,不是觉得自己不配,而是明白自己到底情况如何,他们在乎的,不是那一项项名誉,或者自己有了多少钱,而是自己离自己的目标,又进步了多少。

14、世纪80年代,钱先生的小说《围城》被导演黄蜀芹改编成电视剧,引起了一股“围城热”。

15、张衡出生在位于中国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南阳县.他年少时好学,善于写作在十七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来到长安,也就是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首都的西安.张衡在这里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情风俗和社会经济情况.后来年轻有为的张衡被当时的朝廷选中,几次请他做官,张衡在当时的首都洛阳,担任太史令,后又做过侍中、河间相等官。

16、奋力上进时,独自努力

17、淡泊名利的人,正是因为不追求名利,才能坚守自己,也是因为坚守自己,才看起来比一般更加孤独。有人说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但其实社会是否功利,看的只是你的内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想要的人生境界,都藏在你对人生的感悟之中。

18、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19、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20、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智慧、一种境界,钱钟书保持了一颗淡泊的心,摆脱名利的羁绊,真正做到了返朴归真、潜心回归自然。

21、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遇文学家石曼卿,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几位亲人相继离世,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范纯仁不加思索地将整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若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

22、有人攀比时,独自离开。

23、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24、张衡一生淡泊名利,沉迷看书无法自拔,曾被举荐为“孝廉”,都被拒绝了,直到南阳郡太守鲍德,数次相邀,他才答应做他主簿,这一做就是八年,直到鲍德被调离,张衡立马辞职回家了。

25、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潜弱年薄官,不洁去之。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是安贫乐道。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都相对田园诗中几乎都是吧,不为五斗米折腰)

27、淡泊名利的人,往往在这些时候很“独”,而你也应该学学他们的独,因为这种独,是一种满足的境界。

28、颜回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

29、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爱茶,特写了一收宝塔诗相赠。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并开始以茶悟人生,洗涤热衷功名利禄的熏心,终博名“白乐天”,世称别茶人。

30、越是成功的人,越容易看淡,越是看不起自己的人,越容易沉浸在世俗之中。

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

31、一、钱钟书也许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几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士”。知其名者多,慕其名而想拜见、求教、采访、索字等等的人更多,但钱钟书终日闭门读书写作,谢绝应酬,见过他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他博人精深的学问博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景仰,有人统计,《管锥编》、《谈艺录》共涉及几千种书。

32、二、钱钟书担任中国社科院院长期间,有一次,给他开车的司机撞伤行人,找到钱老想借医疗费,钱老问明情况,说:“需要多少?”司机答:“3000元。”钱老说:“这样吧,我给你3000元,不算你借,不用还了。”

33、◆对名,钱钟书看得更是淡泊

34、杨绛曾称钱老为“书痴”。钱宅满室书香,他的客厅与书房合二而一,主要空间都被书柜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里占满的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主人中西文化的贯通。《围城》的英、俄、德、日文译本也在其中。他一生都在孜孜读书,乐此不疲。新的、旧的、中文的、外文的,但凡到手都要翻翻看看,好在供他阅读的书,如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外文书刊也从未断炊,只要手中有点外汇,他们就张罗着买书,国外出版社的稿酬,他一般不取现金,而是开出书单子,请对方实物支付。

35、钟书的小说改为电视剧,他一下子变成了名人。许多人慕名从远地来,要求一睹钱钟书的风采。他不愿做动物园里的稀奇怪兽,我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36、张衡出生于公元78年,是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感觉这些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里会有一个也很牛逼的亲戚。

37、杨绛:”杨绛以自己的方式保持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以全家3人的名义将高达数百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出去,自己的生活却异常俭朴,家中最多的也就是书了。她不在乎要不要宣传自己的著作,去获取名利,只坚持自己的初心。

38、开元二十八年,两京的一斛米才两百多文钱;天宝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马是9550文。也就李白这种人能喝得起,一斗酒能换来一百篇诗,把诗折成稿费差不多能把酒钱折完。但以长安之富庶,货产之丰富,李白下的这个馆子,即使不到一斗酒十千,相信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39、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半打下去就开始说胡话了。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40、能淡泊名利应该是超人了,看过往人类发展史,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41、对钱,他姓“钱”但看得很淡

42、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住的人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赞美陋室抒写作者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43、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44、张衡年轻的时候就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天文学感兴趣.他淡薄名利,曾经两次辞去官职,用三年的时间研究哲学、数学、天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并开始著书立说。

45、马云说自己宁愿只是一个老师,不少人吐槽马云的假,毕竟那么有钱的人,谁不羡慕,他怎么可能不满足。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想要的,能要的,其实并不多,而生活的幸福,没有那么多虚荣的东西。

46、获得成功时,独自庆祝。

47、真正淡泊名利的人,若是获得了成功,会开心吗?当然会,但是他们不喜欢的,是聚众庆祝,会选择的是一个人默默的狂欢。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9、你看不管是帝王贵族,还是成功人士,甚至平民百姓都是放下名和利的,不但放不下,还尽心尽力的去为名和利奋斗,有时觉的自己能力有限也不会轻易放弃,不管不顾地去追求,让人难以忘怀!

50、一个人不愿意和你讲道理,不是因为他没有道理,可能只是他觉得浪费时间罢了,就像淡泊名利的人,既然已经淡泊,何必要和你比,到底谁更优秀一些。

51、范仲淹为政清廉,世称范文正公,而他的言传身教,也为子女们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从而有口皆碑代代相传,为后世人所敬仰。

5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53、李白下馆子

54、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心钱氏夫妇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仰慕他们的来访者络绎不绝,特别是“钱迷”们,杨绛只好出面挡驾。

55、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56、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

57、这件事能反映杨绛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真学者风范。

58、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太多的人在互相攀比和竞争名利中迷失自己,于是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真正淡泊名利的人,不愿意如此,也从不虎炫耀,从不会攀比,每当这些时候,他们都会独自离开。

59、三、1991年,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老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也婉言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有一笔酬金时,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乃至后来《围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后,电视台付给原著者万余元稿酬,钱钟书也执意不收。

60、在《我们仨》中,杨绛先生描述过,钱钟书先生在‘五人组’翻译毛选时,住宿地即为办公地,只一间屋子,太挤,就要求安排住处,江青(因江青当时负责此事)传话说安排钱钟书先生住到钟南海,杨绛先生可以同去照顾钱先生。杨绛先生说,自己不会照顾人,反而需要阿姨照顾哩,江青又传话说杨绛同志可以带着阿姨一同去住,杨先生与钱先生默然,最后当然如愿没有住去中南海。

淡泊名利的事例简短

61、诗人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李白笔下,所谓的淡泊名利,其实就是勇敢追求自己,不愿为了名利委屈自己的魄力。

6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他也是田园诗人,所以这种诗也比较多)

63、石曼卿眼里含泪满面羞愧地说:“两个女儿已经找了婆家,奈何没有嫁妆无法出门”。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只需将船只卖掉,嫁妆也就有了”。石曼卿连连道谢,范纯仁则两手空空回了家。范家兄弟的善行,一直为百姓们所推崇。

64、所以说,真正淡泊名利的人,不会在乎自己取得的成就,毕竟人生路还长,为了一时的成功而忘乎自己,很容易让自己连曾经也失去。

65、莱特兄弟

66、一、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老讲学,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携夫人同往,钱钟书却拒绝了。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钱老有一本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派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大门,许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老却说:“不卖!”

6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李白的将进酒有一部分都是得)

68、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69、答:什么是淡泊名利,诗人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李白笔下,所谓的淡泊名利,其实就是勇敢追求自己,不愿为了名利委屈自己的魄力。

70、观察生活中淡泊名利的人,发现他们往往在这些时候很“独”,也是因为这些时候的独,让他们得以更加成功。

7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72、生活中,多少人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似乎只有成功的人生,才有存在的价值,只有闪光灯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光彩照人。但是,淡泊名利的人也追求成功,但是他们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成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别人羡慕的生活。

73、钱钟书杨绛夫妇,淡泊名利,惟愿清净度日,潜心读书。

74、二、法同著名作家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钱钟书是当之无愧的。”还有一位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我只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来到中国,因为太钟情于《围城》,所以给钱钟书打电话想拜见他,钱钟书在电话里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75、以上素材可适用主题:淡泊、坚持、钻研、不忘初心、做自己、追求、热爱、静、精神贵族等等

76、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