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年代的成语

时间:2024-07-08 06:47:50 伤感句子

描写战争年代的成语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

2、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3、【解释】: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4、详细解释:

5、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6、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7、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8、成语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9、【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炮火连天,百姓离家,烽火连天,血色苍穹,

11、成语出处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

12、意思指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3、【举例造句】:一去故乡音耗绝,祸结兵连,娇凤雏鸾没信传。元·无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14、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社会局面等

15、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6、负荆请罪——廉颇(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

17、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8、【举例造句】: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19、《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20、应该是:兵连祸结

21、满目疮痍,尸横遍野,饿殍遍野,火光冲天,民不聊生

22、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3、【拼音】:huòjiébīnglián

24、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战争时期的动荡

25、枪林弹雨、尸横遍野、满目疮痍

26、成语出处明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27、【成语】:围魏救赵

28、围魏救赵——孙膑

29、答:烽火连天。

30、bīnghuāngmǎluàn

描写战争年代的成语

31、歌舞升平国泰民安刀枪入库偃武修文

32、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33、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34、狼烟四起炮火连天弹雨枪林枪林弹雨

35、烽火连天,衡阳雁断,难得有家中的消息。

36、兵荒马乱

37、社会混乱不安的四字成语应该是民不聊生丶动荡不安等。民不聊生这个四个字的成语是描述在战争年代或者是困难时期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争扎在死亡线上。

38、明·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纪》:兵连祸结,涂炭平民,耗损国内,悔之晚矣。

39、rénhuāngmǎluàn

40、【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41、社会混乱不安的四字成语?

42、枕戈寝甲整装待发把箭弩张一触即发未雨绸缪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43、【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44、残酷,热血,激烈,斗争,残忍,血腥,悲壮。

45、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46、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47、发音:fēnghuǒliántiān

48、成语解释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49、答案是祸结兵连。

50、人荒马乱

51、动荡不安也是形容在社动荡时期人们的不安心情的成语。

52、成语解释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53、希望对你有帮助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54、形容社会混乱不安四字成语有——兵慌马乱,动荡不安,盗贼横飞,世事飘浮,七凌八乱,乒临城下,草木皆兵,暗无天日,混乱不堪,七零八落横七竖八一片狼藉丢盔弃甲,鬼哭狼嚎。

55、成语解释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56、兵慌马乱

57、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58、三令五申——孙武

59、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

60、【成语】:祸结兵连

描写战争年代的成语

61、【拼音】:wéiwèijiùzhào

6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

63、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64、完壁归赵——蔺相如

65、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66、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67、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3、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4、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5、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6、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7、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8、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9、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10、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11、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12、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3、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14、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15、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16、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7、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18、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19、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20、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21、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龙战鱼骇] 比喻战争激烈。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破斧缺斨] 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白骨露野] 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金戈铁马]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龙战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金戈铁骑] 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金戈铁甲] 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赤地千里]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风尘之变]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干戈载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枕戈寝甲]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矢石之难]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汗马之功] 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上兵伐谋]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磨盾之暇]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戎马倥偬]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休养生息] 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以逸待劳]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止戈散马]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铸甲销戈] 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兵拏祸结]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来好息师] 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偃武休兵]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偃武櫜兵]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休兵罢战]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伐罪吊人]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伐罪吊民]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黩武穷兵] 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倒载干戈]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倒戢干戈]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刀枪入库] 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68、【近义词】:声东击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