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235句优选

时间:2023-11-19 19:19:31 伤感句子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1、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3、孔子和学生被困几天后,因为粮食已经吃完,这几天都是靠吃野菜野果充饥,所以很多人都饿得头昏眼花,疲惫不堪,甚至病倒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4、不为已甚

5、可孔子虽然身处险境之中,却依然讲习诵读,弹琴唱歌,还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子路性格直率,看到这个情形,就很生气,心里觉得很冤,他就愤慨地对老师说:“难道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

6、“东门口那站个人,身材高大,额头饱满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腰以下比大禹差三寸。这个人长得虽然体面,却是一副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好像一只无家可归的狗一样。”

7、:“仲尼~者。”(第十)

8、却之不恭

9、成语故事《专心致志》出自《孟子.告子上》,指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第一)

12、御敌于国门之外

13、:(第三)

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第九)

1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视)不下带而道存焉。”(第三十二)

1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17、二、君子固穷

18、成语故事《罚不当罪》出自《荀子.正论》,荀况主张:地位一定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符,赏赐要和功劳相等,处罚要和罪行相合。

19、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一个人的外形、相貌,是细枝末节。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20、声音笑貌

21、于我心有戚戚焉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第八)

23、:“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偶得之,坐以待旦。”(第二十)

24、男女授受不亲

25、不言而喻

26、手舞足蹈

27、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在法家学术还没有兴起之前,墨家与儒家是当时最大的学派。儒、墨两派互相攻击,开启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先声。

28、:(第二)

29、:“‘……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第二)

3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第三)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31、:“~,天下可运于掌。”(第七)

32、成语故事《人给家足》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这个故事讲述了墨子政治上主张《兼爱》、《非攻》,他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他反对非正义战争,希望诸侯国之间和睦相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肯定墨子《强本节用》的主张,是《人给家足》之道,也就是“加强农业生产,节省开支用度”,是实现“人人温饱,家家富裕”的办法。

33、自暴自弃

34、有关荀子的成语故事有《罚不当罪》和《跛鳖千里》等。

35、:“~。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第六)

36、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准备从陈国去往楚国,中间经过蔡国时,被一群吴国的游兵袭击了,粮食几乎被抢光,孔子一行只能忍饥挨饿,在旷野中艰难行者。

37、:“独~,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第十八)

38、赤子之心

39、:“~。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第二十六)

40、《离娄上》

4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王许之乎?”(第七)

42、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43、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

44、再作冯妇

45、:“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第一)

46、宋国的司马叫桓魋,是个权臣,对孔子的政治主张废非常憎恶,所以就将孔子驱逐出宋国,孔子就只好走出宋国,去往郑国。

47、:“人之患,在~”(第二十三)

48、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49、:(第二十三)

5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第一)

51、在孔子出使齐国的时候,正赶上齐国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痛快淋漓地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因为他对韶乐情有独钟,所以终日弹琴吟唱,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甚至做梦的时候也在唱,吃饭的时候也在想。竟然一连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味道来了。

52、:“孔子之谓集大成。”又:“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第一)

53、:“自反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二)

54、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5、孔子在去郑国的途中,和弟子们走散了,就独自站在外城的东门口,等候他的弟子们。因为是在冒着生命危险赶路,加上一路上的风餐露宿,孔子就显得很狼狈,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穷困潦倒、失魂落魄的小老头。

56、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57、:“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大人之事备矣。”(第三十三)

58、这个成语,很多人都误解了!这个成语讲的就是孔子,但并不是说孔子太穷了,三个月都买不起肉吃。

59、来者不拒

60、王顾左右而言他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61、《尽心下》

62、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63、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自省也。

64、:“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第四)

65、五十步笑百步

66、:“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第七)

67、有关孟子的成语故事有《箪食壶浆》、《水深火热》、《五十步笑百步》、《以邻为壑》、《一傅众咻》和《专心致志》等。

6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9、《滕文公上》

70、左右逢源

71、:“~,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第十七)

72、:“(孟子)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第九)

73、金声玉振

74、《公孙丑下》

75、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76、又:“以所不忍达之于所忍,仁也;以所不为达之于所为,义也。”(《尽心下第三十一》)

77、《离娄下》

78、:“文王~,望道而未之见。”(第二十)

79、:“……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而不可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第三十七)

80、:“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第二十七)

81、:“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第五)

82、勃然变色

83、孔子: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

84、一、三月不知肉味

8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第十)

86、不为也,非不能也

87、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88、:“恭俭其可以声音、笑貌为哉?”(第十六)

89、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90、解民倒悬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91、孔子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君子即使遭遇困厄,也能镇定自若,坚守正道,毫不动摇;小人一到穷困不堪的时候,就沉不住气,就会放弃原则,胡作非为了。”

92、无所用心

93、舍生取义

94、同流合污

95、居仁由义

96、《公孙丑上》

97、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98、:“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第四十六)

99、: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此之谓大丈夫。(第二)

100、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10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第四)

102、孔子的成语故事篇一

103、尽信书不如无书

104、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为富不仁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自暴自弃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万章句下》)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言近旨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自怨自艾(《万章句上》)

105、事半功倍

10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第三)

107、集大成者

108、慎终追远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9、为富不仁

110、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111、:“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第十)

11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第十)

113、以身殉道

114、:“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粹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第二十一)

115、:“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第五)

116、:“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欤?”(第四)

117、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18、《尽心上》

1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0、弟子们找不到老师,当然也很着急。子贡就到处打听老师的下落,后来碰到一个郑国人对他说: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121、孤臣孽子

122、自以为是

123、拒人于千里之外

124、成语故事《一傅众咻》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指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也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125、:“入则无法家拂(同“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也。”(第十五)

126、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127、虽千万人,吾往矣

128、:“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也?”(第十三)

129、有关墨子的成语故事有《人给家足》。

130、拔苗助长

131、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132、《万章上》

133、有所不为

134、守约施博

135、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136、:“却之却之为不恭”(第四)

137、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38、:“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第七)

139、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140、孔子,我们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实他还是个音乐家。孔子不但喜欢弹琴奏乐,还特别喜欢唱歌。他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如果谁唱得好,他就必然要请那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唱。他不仅经常和人谈论音乐方面的问题,而且欣赏力、领悟力也特别高。

141、寡不敌众

142、寡人之疾

14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44、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前面的文章已经介绍了《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

145、:“其一人~,惟奕秋之为听。”(第九)

146、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147、:齐宣王自言:“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散见于《梁惠王上》各章),今专隐指好色。

148、明察秋毫

149、专心致志

150、先知先觉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151、孔子的成语故事篇二

152、一暴十寒

153、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54、《告子上》

155、:“……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第一)

156、孔子的成语故事篇三

157、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58、好为人师

159、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160、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161、成语故事《以邻为壑》出自《孟子.告子下》,比喻将困难或灾害转嫁给别人。

16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16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64、《梁惠王下》

165、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166、出类拔萃

167、:“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故曰‘德之贼’也。”(第三十七)

168、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169、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170、:“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第七,又见于《滕文公上·第三》)

171、成语故事《跛鳖千里》出自《荀子.修身》,指跛脚的鳖,只要不停地走,也能走到千里之外。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可以取得成就。

172、与人为善

17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也。”(第七)

174、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宋代以后,世人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175、夜以继日

176、:“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第七)

17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178、不料祸不单行,因为陈蔡两国的大夫听说孔子要去楚国,怕孔子辅佐楚王后,楚国会更强大,会威胁到两国,所以他们就共同调动人马,将孔子一行围困在野外,想把他们活活困死。

179、出尔反尔

180、仁者无敌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181、绰绰有余

182、:“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第十一)

183、:“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第十八)

184、:“大人者,不失其~者也。”(第十二)

185、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6、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187、当务之急

188、成语故事《箪食壶浆》和《水深火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战国中期,齐国攻占燕国的故事。在齐国攻占燕国之前,燕国发生了内乱,当齐国开始攻打燕国时,燕国的百姓认为齐国是来帮助他们解除灾难的,燕国百姓欢迎齐国攻打燕国,他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当齐国攻占燕国都城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齐国的占领使燕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遭到燕国人民的反抗,加上其他诸侯国的反对,齐国不得不从燕国撤军。这个故事说明战争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取得胜利,如果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则必然失败。

189、《梁惠王上》

190、:“池池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第十三)

19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第十)

19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3、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比喻两个同样有错误缺点的人,程度较轻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还去讥笑程度较重的人。

194、:“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第四十二)

195、:“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第八)

1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7、《滕文公下》

198、:“故曰:‘~。’王请勿疑。”(第五)

199、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200、好事者为之

201、丧家之犬

202、宅心仁厚

203、国人皆曰可杀

204、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205、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206、:“(道之)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第十四)

207、:“~,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第七)

208、:(第八、九)

209、:“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王之不王,~。”(第七)

210、子贡听后就赶紧去东门了,果然见到了孔子。他就把那个郑国人的原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没有生气,而是欣然笑道:“说我像古圣先贤,我不敢当,但把我比喻成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啊,很像啊!”

关于孔子的故事和成语

211、:“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第一)

212、:“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第六)

213、以邻为壑

214、舍我其谁

21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第九)

216、民无恒产,则无恒心

217、视民如伤

218、:“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第三十)

219、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220、孟母三迁

221、:“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第一)

222、与民同乐

223、杯水车薪

224、《万章下》

225、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6、始作俑者

227、缘木求鱼

228、:“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第十二,今意转)

229、深耕易耨

230、《告子下》

231、三、丧家之犬

232、:“阳虎曰:‘~矣,为仁不富矣。’”(第三)

233、孟子名言!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34、:“仲尼曰:‘~,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第四)

235、春秋战国时期,有关诸子百家的成语故事还有《春秋时期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与纵横家有关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