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汇总7

时间:2024-07-03 07:03:32 伤感句子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

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2、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9、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0、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3、【注释】

14、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5、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16、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1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9、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0、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21、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22、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24、【翻译】

2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6、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7、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8、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论语八佾篇》第三章经文。

30、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

3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2、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6、在这章经文中,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仪对他有什么用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乐对他有什么用呢?孔子的话,充分说明了,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境界,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一个人只有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了,对外在的表现才能合乎礼,合乎乐。在这章经文中,孔子再一次提到了仁德修养的重要。

37、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8、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9、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4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1、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曒如也,绎如也,以成。”

4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5、本章为《论语》:八佾篇

4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48、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9、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50、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5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4、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55、【解读】

56、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57、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58、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60、【原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年级人而不仁

6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6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6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4、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65、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66、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67、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8、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6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