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生平简介-推荐60句

时间:2024-07-16 06:24:22 空间句子

韩非子生平简介

1、根据《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等史料的记载,魏安釐王(?─前243),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公元前276-公元前243年在位。

2、公元前277年,其父魏昭王魏遫逝世,继任魏王。

3、魏安釐王,继位后,封弟魏无忌为信陵君,魏无忌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圉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导致魏国屡战屡败,只能用割地和秦求和,最后还中了反间计,将信陵君兵权夺回。公元前243年,魏圉与魏无忌同年病死。

4、李悝是法家的创始人,他是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为李悝为文侯师,班固。虽然韩非子非常出名,但是李悝的生平事迹,已难确知其详,使他在历史上留下永久名声的,是他任魏文侯相时在魏国的变法改革。

5、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6、李悝,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7、即位后,为牵制孟尝君田文,封弟公子无忌为信陵君,时秦强盛,屡败魏,割地求和。后中秦反间计,将信陵君兵权夺回,公元前243年,魏安厘王与信陵君同年病死。

8、李悝是法家的创始人,他是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为李悝为文侯师,班固...

9、代表人物

10、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11、Legalism

12、魏安釐王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在位33年。

13、公元前276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取二个城市;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君。

14、清朱右曾和当代陈梦家等重谱战国年表﹐所根据的基本上是《竹书纪年》。《纪年》作者当是魏襄王时的史官。

15、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3]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16、据《辉县市志》记载:魏安釐王冢位于占城镇大梁冢村北,俗称大梁冢,高二丈余,方圆数十亩。 《辉县市志》载:大梁冢,古之汲冢也(晋属汲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为汲郡人不准(人名)盗发,得竹书数十部,后人多次整理成不同版本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记夏朝以来至魏安釐王二十年事,所传大梁冢为魏安釐王墓冢与史实相符。故大梁冢又称为汲冢,竹书则称为《汲冢书》。

17、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中用“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来形容此时春风得意的魏安釐王。到了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去世。

18、法家创始人李悝。

19、先秦、西汉、晚清

20、魏安厘王

21、公元前275年,秦相国兼穰侯魏冉率军进攻,韩军赴援败战折损四万人,韩将暴鸢投奔国都大梁;割让八个城市求和,穰侯不理,再度进攻,击败魏将芒卯,占领北宅,包围国都大梁,安厘王割让温城求和。

22、法家的创始人是李悝,韩非子和商鞅。

23、魏安釐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为牵制孟尝君田文,封弟公子无忌为信陵君(今河南宁陵)。前273年,白起进攻魏国,孟尝君田文举荐芒卯为主帅,白起在华阳大败魏军,芒卯战败而逃,田文失势后,他的许多门客投奔魏无忌门下。

24、二.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期,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25、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李斯

26、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27、魏圉(?-前243年),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战国时期魏国第6任君主(前276年-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

28、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为牵制孟尝君田文,封弟公子无忌为信陵君(今河南宁陵)。前273年,白起进攻魏国,孟尝君田文举荐芒卯为主帅,白起在华阳大败魏军,芒卯战败而逃,田文失势后,他的许多门客投奔魏无忌门下。

29、战国时期魏国第6任君主(前276年-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

30、创始人是李悝。

韩非子生平简介

31、法家的创始人是韩非子。也有的历史记载是李悝。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利用变法,制定法律来管理韩国,曾经使韩国强大过,他还著有关于法学的书藉流传至今,也是中国第一部有关法律的书。

32、魏安釐王于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共34年。

33、魏安釐王让魏国再次崛起,一度成为战国末期秦国的劲敌。但是,好景不长,到了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去世了。

34、代表著作

35、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36、法家创始人:李悝。

37、魏安釐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昭王之子,魏无忌异母哥哥,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

38、李悝是法家的创始人,他是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为李悝为文侯师,班固。

39、李悝(公元前455年-前395年),濮阳人,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郡守。主持变法。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李悝是魏国丞相。

40、根据《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等史料的记载,魏安釐王,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是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

41、李悝(公元前455—公元前395年),据说是鬼谷子的弟子,创立了法家学派,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初期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第一大强国。他曾经汇集当时各国法律法规编成的《法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42、法家创始人是李悝。

43、史料记载魏安釐王的在位时间是在前276年—前243年,在位期间23年。

44、一.法家,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45、法家,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1]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46、公元前276年-前243年在位

47、魏安釐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昭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第六任国君,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在位。

48、《韩非子》,是韩非主要着作的辑录,共二十卷,五十五篇。有人认为书中部分篇章是后人伪造,胡适甚至断言其中只有七篇是韩非本人所作,但实际上《存韩》大部分都出自韩非之手,仅有后半篇是李斯的言论。《韩非子》一书,主要表述了韩非生平的思想理论,有大量统治者控驭臣民的政治哲学,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喜爱。蒲阪圆在《增读韩非子题辞》中还说诸子百家中“唯韩非书最切世用”,由此可见它的实用性有多强。

49、历史时期

50、虽然韩非子非常出名,但是李悝的生平事迹,已难确知其详,使他在历史上留下永久名声的,是他任魏文侯相时在魏国的变法改革。

51、在位时间: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43年

52、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期,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2]

53、《商君书》、《韩非子

54、秦晋法家的创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

55、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56、《韩非子》一书有很大的实用性,其文章风格也很具代表性,如《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构思巧妙,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很耐人寻味。韩非子还善于将抽象的道理通过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进行阐述,形象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57、《韩非子·有度第六》称: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

58、史书、证物都有,竹书纪年出土于汲郡(今卫辉汲城)是不争的事实。

59、魏安釐王在位34年。

60、魏安釐王在位33年。魏圉(?-前243年),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战国时期魏国第6任君主(前276年-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前274年,安釐王与齐国再订南北合纵同盟,秦国反应强烈,穰侯再攻,夺取四个城市,斩杀四万人。